無線電對講機的功率不僅影響通訊距離,還對其他多方面產生影響:
對講機大小示意圖↓
1. 通訊距離與機身大小
功率越高,信號能傳輸的距離越遠。
• 高功率:目前最高為10W-12W,適合開闊地區或需要穿透障礙(如高樓建築物、樹林)的環境,比較笨重。
• 中功率:定義為5W-8W,比較常規的功率,距離尚可,中等大小中等距離
• 低功率:定義為1W-2.5W適合短距離通訊,機身較小,好攜帶。
樓層通訊示意圖↓
2. 信號穿透力
高功率信號能更有效穿透牆壁、森林或其他障礙物,提升信號穩定性。
• 高功率:實際測試5W大約12樓、10W最多20樓
• 低功率:實測2W大概5-7樓
*測試結果可能會因為建築結構、通訊斜對角不對等有所不同
*地下室較難通訊,如果地下通訊效果會變得極差
3. 電池消耗
功率越高,對講機的耗電量越大,就會縮短電池使用時間。
往往我們10W對講機如果通訊距離不需要那麼遠,可以在選單中設定中檔(5W)或者低檔(1W),對電池的耗電量就會降低許多
• 高功率:需要更頻繁地充電或使用更大容量的電池,電池越大代表整體越笨重。
• 低功率:機身和電池通常較輕薄,適合長時間持續使用的場合,例如長途旅行、長時間工作(如果距離要求允許的情況)。
大功率真的比較遠?會不會5W對講機用起來比10W對講機距離更遠?
認知上大功率通常會比小功率手機還要強,但實際上也要看其他因素
• 整體對講機品質:如果對講機的機板晶片或其他零件設計不良,品質不好,很有可能測試出來是10W,但卻比5W距離還近,比較常見的是Motorola專業對講機功率只有5W,但實際用起來比市面上所有的對講機還要厲害。
*Motorola有諸多仿冒,這邊說的是美國Motorola公司貨,通常一台售價新台幣都破萬,非蝦皮上仿冒品($500-$2000)。
• 廣告不實:簡單來說就是包裝盒上面寫不實的功率,例如手持機卻寫25W以上之類的,或者是只有3-5W卻寫10W對講機。
• 其他配件差異:有的機器雖然功率高、品質好,但可能天線出了問題,也可能導致訊號較差,如果配件搭配得當,也是有可能5W對講機幹掉10W對講機的。
總結:在選購對講機的時候,並不需要一昧的選功率大,要依照自己的距離需求、配戴重量需求、電池成本需求,去選擇適合自己的無線電對講機。